环境司南最新数据统计显示,截止2022年8月,从2012年到2022年的近10年时间里,全国共开标环卫类特许经营项目633个(含标段),成交年化总额240亿元,合同总额4419亿元。
其中:环卫PPP项目369个(含标段),成交年化总额165亿元,合同总额2972亿元;环卫BOT项目264个(含标段),成交年化总额75亿元,合同总额1447亿元。
另外,近10年来,全国还开标了765个(含标段)环卫类(准)特许经营项目,这些项目的成交年化总额211亿元,合同总额2457亿元。 如果加上这些准特许经营项目,那么近10年来开标的环卫类特许经营项目总量多达1398个(含标段),年化总额450亿元,合同总额接近7000亿元(6886亿元)。
所谓的(准)特许经营项目,就是合同期超过8年(含8年)的政府采购类环卫项目。这类项目一般需要较大金额的资金投入,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连续续约,直至约定合同期完成,总的合同期限远远超过3年,具有类似特许经营项目的特征。因此,环境司南在统一上将此类项目归类为“(准)特许经营项目”。
年市场规模高达450亿元的环卫特许经营项目,约占环卫市场份额的20%。也就是说,目前已经有约五分之一的环卫服务市场实施了特许经营模式。
由于环卫特许经营项目与生俱来的排它性或垄断性经营属性。在实施特许经营模式的城市,在今后一定时间(8-30年)和范围内,环卫服务市场自然就失去了竞争活性。
目前已开标的1398个(含标段)环卫类特许经营项目(含准特许经营项目),广泛分布于31个省份、282个城市(含建设兵团、雄安新区、天府新区、贵安新区)、872个区县。
而随着特许经营模式在环卫领域的大力推广,今后的环卫类特许经营项目仍会不断增加,所占份额也将不断扩大。
这个趋势,对于没有获得环卫特许经营项目的环卫企业来说,生存与发展空间无疑将会被步步挤压。因为,在一定意义上看,特许经营模式是逆市场化的。